新闻中心

首页 - 新闻中心 - 行业新闻

中国通航70周年,都发展了些啥?

news2021/06/04

5月21日,时值小满。新中国通用航空事业迎来了诞生70周年纪念日。


“我曾经对通用航空悲观过,但看到场下有这么多通用航空界的同仁们,看到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,老汉非常高兴,中国通用航空的未来大有前景啊!”。年过八旬的通航老前辈张瑞甫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。


张瑞甫曾任通航“国家队”——中国通用航空公司——副总经理,在汇聚了行业各方120余位业内人士的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70周年纪念大会上,他深情回忆了33年通航生涯中的点滴往事,生动地还原了通用航空发展初期的状况,展现了老一辈通航人的初心与使命。


70年前的小满时节,民航首次使用1架C-46型飞机,连续两天在广州市区上空执行喷药防治蚊蝇作业任务,这次飞行拉开了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序幕。

1953年5月,军委民航局航空农林队波-2型飞机首次在江苏省微山湖地区进行药剂灭蝗飞行,取得良好效果(陈兰英提供)

回顾过去70年,中国通用航空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它曾拥有过短暂的辉煌历史,也经历过数十年的困顿蛰伏。

直至2010年,国家相继发布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,确立了通用航空的重要战略地位,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,通用航空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。

“四月中,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”。10年快速发展过后,如今,中国通用航空的面貌正像小满节气所描绘的那样——籽粒渐满,静待成熟。
 

重生:是新增长点也是“刚需” 


纪念大会还发布了中国航协通航分会主编的《中国通用航空年谱(1951年~2021年)》,它为通航70年的发展历程简要地捋出一条历史线——第一时期,1951年~1979年,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时期;第二时期,1980年~2009年,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时期;第三时期,2010年至今,确立通用航空战略地位,通用航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
1983年中国民航工业航空公司米8型直升机首次执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石油勘探空中后勤支援服务(张广法摄影提供)

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通航“国家队”,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中国通航公司”)的命运恰是这条历史线的完整映照。从 “第二飞行总队”到 “中国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”,从“东方通用航空公司”到“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”,它历经了军事化管理、企业化管理、公司化运行、重组整合各个历史阶段。中国通航公司党委书记王晖在纪念大会上说:“中国通航公司的每一次更名、每一次改革,都是民航改革、通航发展的见证和缩影。” 

尽管道路曲折,但2010年《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》的发布,开启了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新阶段,作为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支撑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,很多省市一度掀起了“通航热”。

来自民航局的资料显示,截至2020年,我国传统通航企业增加到523家;机队规模达到2844架,较五年前净增940架;“十三五”期间累计飞行457.6万小时,年均增长13.7%,高出运输航空2.7个百分点。通用机场达到339个,数量超过运输机场;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52.36万架,2020年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159.4万飞行小时。

与此同时,通用航空对改善民生和稳定社会大局也起到了助力作用。2020年,通用航空在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了“尖兵”作用,据统计,全国141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,累计飞行2362.41小时、7189架次,运送相关人员89人次,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90.9585吨,充分显现了通用航空快速、高效、灵活等优势。

汶川地震期间,东方通航执行救灾任务(东方通航供图)

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民航局第六次通航领导小组会上指出,要抓住“十四五”通航发展的历史机遇,在新时期发展战略上定支点,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发展阶段中找定位,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明方位,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显作为,努力提高通航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力、影响力、带动力

变革:构建现代化的通航生态体系

尽管目前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与2016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《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,提出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,但是,通航发展越来越受到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;通航政策越来越系统完善;改革措施越来越精准有效;通航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,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;通航产业体系的建设,越来越成为业界人士的共同责任。

后疫情时代,我们要以《指导意见》为目标,以‘十四五’规划为契机,构建现代化通航生态体系,继续推动通航高质量发展。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在2020年召开的第二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上如是说。

现代化通航生态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。“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将为包括通用航空培训、运营、维修等相关产业提供可预期的、稳定的市场需求增长。”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章文浩表示,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、完备的产业链条、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通用航空自身的商机,必将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其中。

而在这个生态体系中,企业才是主体。产业要“活起来”,除经济发展、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外,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航企业才是关键。南航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南航通航”)的改革之路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典型的样本。自2018年8月起,南航通航先后被列为国务院国资委“双百行动”改革试点企业和国家发改委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。按照“五突破、一加强”的改革路径,南航通航成功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,逐步发挥国有企业、混改企业优势,激发出全新的活力。

中国航协常务理事长潘亿新认为,当前,通用航空改革已经进入“深水区”,要准确把握当前通用航空发展面临的形势,深化通用航空管理改革,提升通用航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 

活力:立足创新拥抱新业态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我国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新兴业态近年来发展迅猛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达到52.36万架,年飞行量达到159.4万小时,同比增速达到27.5%;开通低空旅游航线百余条,航空飞行营地数量超过400个,参与空中游览和跳伞服务的游客分别达到75.6万人和13.2万人;10家通航企业和71家试点医疗机构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试点,36个通用机场建设了应急救援基地。

很多长期从事传统作业飞行的通航企业也在努力拥抱新业态。“我们已经形成了有人机、无人机协同作业的业务格局。”据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(下称“国网通航”)总经理杜贵和介绍,国网通航正在加快发展无人机应用业务,积极攻关中大型无人机防山火技术,创新“一机中继、一机作业”方式,规模化应用中大型无人机防山火防汛巡查,深化直升机无人机协同巡检机制,开展中大型无人机激光扫描规模化应用。

国网通航、中国通航公司等企业还在共同推动航空应急模式的创新,探索政府、航空企业等机构共同参与的新模式构建,同时积极拓展直升机社会应急救援、消防灭火及通航资源共享业务。

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拓展自己的作业领域和范围,从传统的农林牧等作业飞行到应急救援、飞行培训、短途运输,飞遍了全国28个省区和新疆各地、州、市及兵团100多个农牧团场。

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看来,要拓展和丰富通用航空产业链,呵护新兴业态的成长,还要立足科技创新,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,聚焦人工智能、5G、物联网、新能源等前沿技术。

作为通航产业的后来者,万丰航空近年来进军通航全产业链,通过收购兼并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入中国,万丰航空现有六大业务板块,涵盖飞机制造、机场管理、通航运营、航校培训、低空保障、航空运动等,2018年就已实现了通航板块的整体盈利。

这些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我国通用航空的业务结构正在日益优化,产业形态日趋丰富,通用航空正在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应。

“回顾70年,中国通用航空练就了过硬的作风,造就了过硬的翅膀,一代代通用航空人不忘传承,不畏艰难,不断向前,书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。” 中国航协秘书长刘树国这样总结了通用航空曲折壮阔的往日岁月。

小满时节,天气由暖转热,北方地区的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,让人们对丰收多了一分期待。然而,对于新中国通用航空来说,未来收获再多也抹不去播种时的艰辛,前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。
本文来源:中国民航报 转载自公众号 通航在线